民間故事:臥龍山的傳說

民間事見穢 2024-06-19 15:02:49

老龍潭相傳是泾河龍宮之地。這裏山高水碧,佳境天成,一派龍宮仙界之氣,由此演繹出了不少關于龍的有趣傳說,臥龍山的傳說就是其中之一。泾源這方土地,雖是山翠水碧,風景秀麗,但由于受種種因素的制約,地方凋蔽,貧瘠落後,加之曆史上朝朝代代統治者不顧百姓生活之疾苦,橫征暴斂,搜刮民脂民膏,致使人民生活無望,苦不堪言。在民間曾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“:一川兩開口,風吹石頭走。清官坐不住,髒官趕不走。”那時社會黑暗,百姓流離失所。也有人說,這是因爲此地兩峽大張口,藏不住瑞氣,跑了脈氣,以致造成資源匮乏,礦産甚少,地方貧瘠,百姓窮困,總而言之,是地方無脈氣所致。

在這種地方凋蔽、百姓生活窮困無度的情況下,傳說在香水河畔有一戶姓田的人家,父母雙雙過世,留下弟兄三人窮困潦倒,苦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,他們索性出家到崆峒山學道去吃齋飯,一則糊口度日,二則學一些道術。弟兄三人離開家舍,來到崆峒山即拜神仙廣成子爲師。田氏弟兄十分感謝恩師廣成子,不僅收留了他們,而且還收爲膝下門徒,遂堅定信念,矢志不渝,遵從師訓,一絲不苟誦經學道。年複一年,日複一日,晨鍾暮鼓,青燈爲 伴,手不釋黃卷,口不離經文。十年過去了,弟兄三人各有功果。尤其老大和老二孜孜不倦,潛心苦讀,脫俗綱而修煉真功,居山林而忘卻煩惱;項星月而耀日,披布納以長春;吸甘泉以滌心,嚼松柏以延年;遵仙道以修心,學真術以竟果,大千世界事萬端,俱藏真谛在心間。而老三雖娴熟經卷,但常常以年少聰明自居,自以爲自己精通《金剛經》和《太上皇庭內外經》,妙妙中妙無窮, 玄玄中玄真诠,移山填海任自己,驅邪鎮魔談笑間,以此盛氣淩人,不可一世, 常在二位兄長面前誇耀自己是廣成子的得意門生、正道傳人,學到了真傳, 得到了仙術,能使日月旋轉、江河倒流,能吞雲吐霧,無所不能。一次次地自 譽炫耀,一次次地吹噓,使二位兄長實爲反感,極爲看不慣。他們想,如果不幫助三弟克服掉這種驕傲自大、目空一切的不良習氣,不僅影響他以竟功果 大事,而且還會亵渎神靈,降罪于他。于是二兄長常常苦口婆心,好言相勸。一天下午,老三昂首挺胸,侃侃不息地又吹噓起來。老大聽了說道:“兄弟,你若真的修行到位,脫俗成仙家,今晚在雞叫前將老龍潭前的那座山丘 背到香水峽,堵住那個山口,留住此地的脈氣,造福于民,就算你有真本事。” 老三聽後,莞爾一笑,不以爲然地說“:這有何難?屈屈小事一樁。”于是立刻 與大兄長擊掌打賭,並請二兄長爲證人。當晚,夜幕降臨之後,老三從崆峒山下來,沿泾河逆流而上,不一會兒來到老龍潭前的相龍河畔,選取一座最小的山丘順手背起,覺得也沒有多重, 只不過像背了一袋米那樣。頓時,心悅意爽,躊躇滿志,似乎勝利在握。心中 樂滋滋地在想,大兄長這次准是輸定了,到時候看你還有什麽可說的。想著想著,便小步跑起來。

其實,老三的修行已到功果,移山填海對他來說並不是什麽難事,可他哪裏知道,他所背的是一具老龍王屍體所變的山丘,這就有些不容易了。當年泾河老龍王與大唐宰相魏徵打賭輸掉了腦袋以後,氣急敗壞地將屍體落到老龍潭前的相龍河畔。常言道,仙體終究是仙體,靈氣終究是靈氣,龍死也不失威。這泾河老龍王的屍體雖落難在老龍潭前,但其身軀仍顯出雄偉之態,血不停地流著,心髒不停地跳動著,魂魄纏綿依依難舍其身,並且還沒有忘記天庭之命,牢記著爲民降雨之事,即托夢于大兒子,讓其到頭道河, 二兒子到二龍河,三兒子留在三潭,各執其事,不得有誤。泾河老龍王自從喪 命之後,耿耿于懷,不願離開老龍潭,便在潭前化作一座小山丘,屹立在那裏,靜靜地觀望著兒子們各行其事。萬萬沒料到卻來了個打賭的小夥子,背 起此山丘就跑。老龍王心裏想,順其所便,看他將我背到哪裏去! 老三背著小山丘,欣喜地離開老龍潭,越走越快,索性跑了起來。大兄長尾隨其後,看著老三那個得意的樣子,心想,如果讓他居傲之氣得逞,一定會 影響他修行功果的大成,他也會因此更加目空一切,傲氣沖天,不如在此狠 狠教訓他一番。大兄長便雙手拖住其所背山體的尾部,向後死死拽著。這樣 一來,老三越背越重,越背越吃力,越背山體拉得越長,掙得幾乎喘不過氣 來。老三不禁有些納悶,平時將一座大山搬來搬去,已經是習以爲常的功課, 今晚准是碰見鬼了,怎麽如此沉重,而力不從心呢。無論他怎樣使盡道術,都 不起任何作用,並且一陣兒比一陣兒吃力,兩腿直打哆嗦,渾身汗如雨淋,氣 更喘,心更跳,兩眼直冒金星。無可奈何,只好硬著頭皮,咬緊牙關,一步一步 向前慢慢移動著。大半夜時辰過去了,才慢慢騰騰地走到縣城之處。作爲證人的二兄長,卻早早來到這裏,遠遠望見老三舉步維艱的樣子, 不可思議地想,按老三修行的功果來講,讓他背此山丘並不是多麽難辦之 事,爲何今日如此吃力?不用說,這一定是老大在其中作梗。但他心下又一琢 磨,如果讓老三在雞叫前真的堵住香水峽山口,並不是件好事,因爲這樣會 使香水河水向西倒流而去,下遊則會斷流缺水,必將給百姓帶來災難。不如 在縣城旁的中川立一壁山,既可使清水長流,又可壓住地方脈氣,形成藏龍 臥虎的地脈格局,豈不美哉?于是老二有意學了聲雞叫,頓時周圍的雞也跟 著叫了起來。此刻老三聽見四下的雞皆此起彼伏叫了起來,只好把所背的山 丘扔到縣城東。自己覺得再無臉面見大兄長,羞愧難當之際,橫下一條心,到 更遠的地方修行去了。

老三雖遠去了他地,但所背的山丘卻遺棄于中川,孤峭崛起,巍巍壯觀。 後人有詩贊曰:一山突兀似臥龍,物華天寶脈相通。登臨高處極目望,一派虎踞龍盤景。從此這座來自老龍潭的山丘永遠聳立在縣城之東,由于它峰巒逶迤起 伏,形若巨龍,綿延數公裏,因此人們就叫它臥龍山。不用說,這當然是泾河 老龍王的仙體所在。而今臥龍山成了泾源縣城的一大景觀,站在山頂的龍雲亭台上鳥瞰,泾 源縣城盡收眼底,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,村舍街道綠樹成蔭,綠草花卉 相映成趣;舉目眺望,滿目青山,清奇郁秀,坐落于群峰環翠中的山城更爲清新秀美。每逢節假日,人們茶余飯後,攜妻領子,呼朋喚友,扶老攜幼,登山暢遊, 臥龍山成了休閑娛樂的理想之地。

2 阅读:261

民間事見穢

簡介:感謝大家的關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