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間故事:賊尼

民間故事友人侃 2024-05-25 21:22:34

明朝永樂年間,江州有個尼姑名叫妙慧師太,相傳她樂善好施、救災恤患,是百姓眼裏的“活菩薩”!

這天,當地豪紳吳大智聽人說在尼姑庵裏許願很是靈驗,便專程來尼姑庵裏上香,妙慧師太便留他在庵裏吃了素菜,席間對他說道:“施主宅心仁厚,貧尼在明日午時爲您念經送佛,祈求菩薩降福于您!”

吳大智聽聞很開心,當即拿出十兩銀子放在功德箱裏。這時候,門外走來一個身穿白衣、英俊潇灑的少年,他大手一揮說道:“今天本少爺開心,要買就買頭香,要捐就要捐最多。誰要比我拿得多,我就給他幾巴掌!”

白衣少年說完,便拿出十一兩銀子放在功德箱裏。吳大智詢問妙慧師太道:“他是何人?”

妙慧師太道:“這個公子是京城來的,名叫董三。雖然口無遮攔,但心地善良,還請您不要放在心上!”

吳大智歎息一陣搖搖頭,這時候董三繼續奚落道:“在這裏,我要說自己是最富有的人,你們全都得無地自容。窮就是窮,別再這裏丟人現眼!”

吳大智忍無可忍說道:“年輕人,古話有雲‘一山還有一山高’,你雖家財萬貫,可不能奚落他人......”

董三走到吳大智跟前,一臉不屑說道:“我就是最高的山,你算老幾?”

吳大智何時受過這等侮辱?他剛要站起來跟董三理論,妙慧師太趕緊勸說道:“捐多捐少,全憑心意。萬不可沖動攀比,此事到此爲止吧。”

吳大智強忍怒氣剛坐下,那董三又對妙慧師太說道:“你就別給他找台階下了,不敢就是不敢!他口袋裏要是再多一兩銀子就算我輸!”說完,董三掏出幾兩銀子扔在吳大智面前。

吳大智氣急敗壞的又拿出十兩銀子放進功德箱。他大怒道:“你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毛頭小子也敢跟我叫板?二十兩銀子算什麽?”

董三眉頭一皺而後咧嘴大笑道:“喲!這二十兩銀子怕是您的全部身家了吧。我拿二十一兩銀子,就是高你一頭。”說完,他就將二十一兩銀子擺在面前,衆目睽睽之下放在功德箱。

吳大智這下蔫了,他雖家財萬貫,可出門沒帶這麽多銀子啊。董三見他氣的渾身哆嗦,便轉身離開。離開後說道:“這些銀子全拿出做善事,人窮就不要逞強好勝,否則自找難看!”

吳大智氣的破口大罵,妙慧師太勸了半天無果。吳大智氣呼呼地回到家中,他拿了一百兩銀子捐進功德箱裏,並大聲說道:“我吳大智並不是窮酸之人!我就要看看誰能比我捐的更多!”

董三卻偏偏和他過意不去,拿出一百兩銀子之後又多拿出一兩,而後不忘奚落道:“區區一百兩銀子而已,不過九牛一毛。我就是比你多一兩,你能奈我何?”

吳大智剛要破口大罵,妙慧師太就對他說道:“阿彌陀佛,你們這班攀比何時是個頭?此事到此爲止吧,貧尼會用這些銀兩幫助百姓。此後不要你們半點銀兩了,若是你們心誠,就給菩薩上個香吧。”

吳大智松了口氣,董三卻說道:“上香?我不僅銀兩捐的比他多,上的香也要比他的大......”

吳大智買了一柱高香,董三買的香卻比他大許多,擺明就要壓他一頭。吳大智氣不過,不論他起的多早,買的香有多大,那董三買的香總是比他大一號,氣的吳大智直跺腳。

這天,吳大智的管家對他說道:“老爺,都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,您覺得那董三爲何要強壓你一頭?”

吳大智想都沒想說道:“擺明了,他要跟我鬥富,爭這口氣而已!我家財萬貫,怎麽可能輸給一個毛頭小子?”

“非也!爭強好勝的那一刻,您已經落入圈套。”管家說道,“您去尼姑庵裏已經足夠早,那董三買的香還是比你大一號。有沒有可能是個圈套?那董三的香很可能不是買的!”

吳大智不明白,管家讓他夜裏偷偷潛入尼姑庵裏一探究竟。吳大智對于尼姑庵輕車熟路,他在夜裏與管家偷偷躲在門外。果然發現令他憤怒的一幕。

董三找到妙慧師太,對她說道:“二姨,您的辦法真是太絕了!他捐那一百兩銀子,咱們一人一半吧。至于買香的銀兩,咱們也平分!”

妙慧師太看了看四周,小聲說道:“胡說,怎麽可能一人一半,給你二十兩已經足夠多了!至于買香的銀兩,過幾天再說,我給你多少就是多少。”

“是我激怒、慫恿他,他才捐一百兩銀子的!再說了,他買香的銀兩最後都到您的口袋,您給我二十兩是不是太少了點?”

妙慧師太陰沉著臉道:“辦法是我想的,他這一百兩銀子咱們還要留二十兩做善事裝裝樣子,否則很容易東窗事發,功德箱裏也得留點。總之,你按照我說的做絕不會吃虧的......”

“行,二姨!就按您說的做!”董三歡天喜地的得到了二十兩銀子。

分完銀子,妙慧師太說道:“過一陣子再找幾個豪紳,不能只薅這一個人!到時候我請那些豪紳來探討佛法,你就如法炮制!”

“行!二姨,這事情就交到我手上。”

“時間不早了,你回去吧!別忘記四處傳播消息,就說我這裏求佛許願很靈驗!那些巨賈豪紳都信這一套。”

董三連連點頭,而後捂著口袋離開了。吳大智大怒欲要攔住董三,管家阻止了他說道:“那尼姑巧舌如簧,沖動解決不了事情!不如咱們將計就計!”

“如何將計就計?”

管家神秘一笑說道:“趕緊做些鉛胎銀!”

吳大智想了一會恍然大悟。第二天吳大智高價買了香。在尼姑庵燒完之後,董三仍不忘奚落他一陣。

吳大智笑眯眯的向功德箱裏捐了一些銀兩。吳大智、董三,和妙慧師太全都喜形于色。

幾天以後,尼姑庵裏又來了一個豪紳,不久後就傳出一陣吵鬧聲:“你那幾兩銀子裝什麽豪紳?我一定要比你多一兩......”

只是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多久,半月不到,董三就因爲使用鉛胎銀被朝廷抓了進去。他起初還想辯解自己被小人陷害,可銀子裏的鉛胎清清楚楚的寫了“妙慧師太”兩個字爲鐵證如山,他又如何證明自己的清白?

幾個月之後,妙慧師太和董三全都被打入大牢,他們有苦難言。不明真相的百姓全都替妙慧師太惋惜......吳大智卻只有一聲歎息。

關注我,明天的故事會更精彩!

本故事爲純原創民間故事,寓教于樂,旨在豐富讀者業余文化生活,所有情節根據民間口述整理而成。純文學作品,借古喻今、明道講理,勿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!抄襲、侵權必究!

6 阅读:655

民間故事友人侃

簡介:感謝大家的關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