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志怪故事四則:董生,青州道人,趙翁,程某

志怪細細談 2024-04-17 07:02:46

董生

乾道元年(宋),有個姓董的年輕人在嶽陽一帶遊蕩。不知道他是哪裏人,只聽說此人侍母至孝,母親去世後離家遊曆。這年冬天,他夜宿黃花鎮客棧中,同店有一老叟,破衣弊履,而皮膚光澤似嬰兒,完全沒有饑寒之態。

董生覺得此老不一般,于是上前搭讪。老叟起初不理,之後對他端詳一陣說:“跟我來!”遂挽其手出門,來到旗亭酒鋪中,告訴店主打涼酒三升,不用熱。然後給董生倒了一大杯。

董生說:“我有怕冷的病,夏天都不敢穿單衣,寒冬之際喝下涼酒,恐怕性命難保。”老叟說:“但喝無妨!”再三強勸。

董生無奈,勉強喝了小半杯,不但不冷,反而遍體生暖。把剩余半杯喝下後,幹脆脫掉了外衣。他知道遇到了神仙,趕快跪地,問老叟名號。老叟說:“我是抱黃翁,看出你是個至孝之人,所以點化。”然後把他領到門外大樹下,傳授修道的法門。

傍晚時,董生獨自回到客棧,在牆上寫下一首詩:大乙元君遇虎龍,沉沉三洞鎖青風。自從九九明分了,白變黃金黑變紅。寫完大笑一聲,把筆抛在地上而去。

從此,董生言行異于常人,被人稱作董瘋子。他偶爾會預測一些事情,都非常准確,人們逐漸知道他修成了仙道。

有個姓曹的人命運多舛,聽說董瘋子的神異,遠道而來求其指引。來到他的住處,恰巧董生外出,曹某恭敬等待。

董生回來時,對著曹某大罵,然後走到牆邊,依著牆根躺下,再無一言。曹某落淚說:“我知道了!”遂出門而去。

有親近者問曹某是怎麽回事。曹某說:“二十年前,我在建康殺死一個人,當時死者側臥牆根,與董仙人的姿勢一模一樣。半生不順是我的報應,沒什麽可說的了!”《夷堅志》

青州道人

青州土地祠由一個道人看守,每天打掃上香,曆時三十年從不懈怠。他遇到難事的時候向土地神祈禱,也多有靈驗。

劉六之亂爆發,道人向神祈禱:“我奉您香火三十年,從未懈怠,今大禍到來,望神能救我微命于刀兵之中。”

夜裏,他夢到土地神對他說:“此乃天煞星下凡,我也要遠走躲避,安能救汝!看你面無黑氣,如遇刀兵,不要開口,或能躲過一劫。”

亂兵劫掠青州時,死者盈巷,道人趴在死人堆裏不動躲過了殺戮。又有幾個散兵走過,其中一個說:“這人似乎未死。”說著用長矛在他腿上戳了幾下。道人忍痛不作聲,果真撿得了性命。

故事出自《湖海搜奇》,明朝王兆雲編著。劉六之亂指的是明朝中葉發生的劉六、劉七起義。這次起義規模很大,持續三年,戰場在河北,直隸,山東,河南、湖廣等地。

趙翁

趙翁是滇南總督衙門負責起草文書的小吏,他誠實質樸,從不利用職權謀私。在衙門多年,得到曆任長官的信任。

某天趙翁早起開門,大門上懸挂著一具屍體。他大吃一驚,鎮靜下來端詳,尋短見者是遠親某乙,此人前些日子打官司輸了,曾求趙翁從中斡旋被拒絕。趙翁思考後把門關上,靜觀事態的發展。

直到中午,外邊毫無喧嘩聲,他再次打開門,屍體不見了。趙翁一陣竊喜,但還是有些忐忑。下午的時候,聽說城門外發現一具屍體,主掌刑偵的官員已經出城驗屍去了。接著又聽說,那句屍體是他的遠親某乙,經勘查是自缢身亡。趙翁終于松了一口氣,只是很疑惑,不知道這是怎麽一回事。

一個月後,趙翁在市場上遇到了賣菜的小販張某。張某笑眯眯說道:“趙公早安,某日早晨看到屍體受驚了吧?”趙翁趕快把他拉到一個酒館,找了一個單間要酒菜,然後問他:“你怎麽知道?”

張某說:“屍體就是我背走的,您所以能免禍,全靠我呀!”趙翁又問:“你我素無來往,爲何助我?況且當時城門未開,你是如何把屍體背到城外的?”張某說:“我也不清楚其中的緣故。那天五更運菜,遇到一個人對我說:‘你去把趙翁家門口的屍體背到城外,肯定會得到一大筆酬勞。’我也擔心城門未開,那個人說:‘無妨,盡管做就是了。’我背屍體到了城門,果然已經打開。”

趙翁問他那個人是誰,張某說很面熟,但是想不起來是誰,也許是同在市場賣菜的小販。分別時還借走了他的煙袋。趙翁囑咐張某保密,送他五十兩銀子。

又過了幾天,張某偶然進入城隍廟,看到自己的煙袋挂在一個泥塑小鬼手上。他拿了回來,順口開玩笑說:“借了這麽久也不歸還。”

第二天早晨,張某賣菜時又看到了那個人,那人對他說:“真是小氣,不過一個煙袋,卻在我同輩面前取笑。”張某正要問他姓名,有人招呼買菜。打發完顧客,那人已經不見了。《續子不語》

程某

廣州人程某,在成都挑擔販賣,途遇一個道士。道士對他盯視後說:“君有難,如妥善處理,當轉禍爲福。”程某跪拜求指點,道士說:“吃飯時如果有禽類啄食,剩下的食物就要扔掉,然後追打。”

兩天後,程某坐在路旁吃飯,忽然飛來一只大鳥,在他的食器裏啄了兩口。他想起道士的話,立刻把食物扔掉,抓起棍子對著大鳥打去。大鳥飛走,離地僅二三尺。程某丟下擔子持棍在後追趕,大鳥努力扇動翅膀,卻總是飛不快。

追了十多裏,大鳥力盡落地,變成一個老婦人。程某繼續擊打,老婦呼痛,許下重金求饒命。

程某跟著她又走了十多裏,來到江邊一個小茅屋前。老婦人敲門,出來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女。少女把老婦人扶進屋內,拿出十兩黃金贈送。

程某帶著金子回到客棧,對店主說了自己的奇遇。第二天,店主讓他帶路去尋找那所茅屋,卻未找到。《夷堅志補》

5 阅读:367

志怪細細談

簡介:感謝大家的關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