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樣是臨摹《石門頌》,書法名家李明卻是這樣做的,網友認爲不像

濱濱談文化 2024-05-15 01:38:00



學習書法都要從臨摹開始,但作爲書法家來說,他們的臨摹似乎與其他書法愛好者卻有著很大差別。對于臨摹的問題,一些書法家強調,書法一定要臨摹得很像,只有這樣,才能把古人的筆法和字形掌握到位。但也有書法家臨摹古人作品時,卻並非要求很像,只要把古人作品中的“意”表現出來就可以了,可謂是各執一詞,這就給書法愛好者學習書法帶來一定的困惑,究竟是要像,還是不像?

我們先看看書法名家李明是如何臨摹隸書名碑《石門頌》的?又是如何用《石門頌》風格創作作品的?其實我們知道,李明是“蘭亭七子”之一,在書法上有較高的成就,現爲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、中國書法家協會楷書專業委員會委員。由此可見,李明在書法上還是側重于對楷書的研究和創作,尤其是他在《石門銘》這個摩崖作品上下了很多的功夫,從他的許多獲獎作品來看,李明還是以楷書爲主的。

但李明爲什麽要去臨摹學習《石門頌》?這個原因是很簡單的。《石門頌》作爲東漢隸書中的經典名碑,字形獨特,筆法恣肆,風格飄逸,就飄逸這一特點,也是許多靜態書法表現這一風格所必須要去學習的,再有就是《石門頌》被譽爲“隸中草書”,是喜愛草書書法的人更要去臨摹學習的。現在具體看看名家李明所臨摹的《石門頌》有什麽樣的特點?

從文中插圖中可以看出,李明老師所臨摹的《石門頌》精准度並不是十分到位的,仔細觀察,可能在70%以上,但他既然是臨摹,爲什麽不去臨摹得很像呢?我想這個原因,大概是他並沒有真正地去要吃准字形,而是邊臨摹,邊去體會溫習《石門頌》這種經典作品的用筆之道,只有把這個用筆掌握了,可能爲他在創作《石門銘》作品的風格時奠定基礎。

但是,一些書法愛好者在看到李明所臨摹的《石門頌》作品後,說到,作爲書法名家,把《石門頌》臨摹成這個樣子,看來是功力還不到位;也有人認爲,難怪一些書法家經常談到,臨摹時一定不要太像了,否則就走不出來古人的影子了,看來,他們在臨摹方面的這一關還是沒有過去啊。當然,也有人覺得,像李明這樣水平的人,他並不是臨摹,更不是實臨,這種臨摹只是意臨罷了,如果誰要是看不懂,只能說明他的水平還沒達到一定的高度。

說到書法臨摹,它可以分爲三個階段,第一就是實臨,或是描紅,勾摹,這個階段當中,要盡可能地做到很像,如果是精准臨摹是最好的方法。例如明代書法家王寵在小時候學習王羲之書法時,就把自己的臨作與原作在太陽光下進行比較。第二階段就是對臨,照著字帖去臨摹,也要盡可能的像字帖中的字,包括用筆。第三階段就是意臨。這是臨摹當中最高級的臨摹,或者說是創作。明末清初書法家王铎雖有“一日臨摹,一日應索”的名言,其實他在臨摹時,雖然是照著《淳化閣帖》臨,實際上寫的卻是自己的風格。這個臨摹也就是創作。

從上面書法臨摹的階段來看,李明老師的臨摹,可能就是對臨。爲什麽會這樣說?因爲他所臨摹的字,也都是《石門頌》字帖中的字,其變化並不是很大,應當是處于第二個階段之上。如果是創作作品的話,那應當在風格上就會有很大的變化,就像王铎那樣,並沒有王羲之書法風格,而是自己的風格要多一些。李明這樣臨摹,實際上是重溫《石門頌》的用筆而已。大家覺得呢?

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,快來關注書法古今

推薦閱讀:

0 阅读:1

濱濱談文化

簡介:感謝大家的關注